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将于10月16日上午11点发表2024年《施政报告》,引发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市场预期,即将发布的《施政报告》或将在振兴香港经济方面推出一系列新举措。
香港《明报》披露,今年的《施政报告》将以经济发展为主轴,今年7月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支持香港打造国际高品质人才集聚高地。消息透露,《施政报告》将会回应三中全会决定,如何巩固提升“三个中心”将会成为重点。
据悉,《施政报告》是香港最重要的政策指引,自1997年起,每年10月发布。
据紫荆花语公众号,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任内第三份施政报告将于16日出炉,各界期盼有更多措施支持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南华早报》援引消息人士的线年《施政报告》时宣布多项措施,巩固香港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
报道称,李家超将概述实现香港经济多元化的措施,通过发展生命科学等新兴起的产业,同时促进时装贸易等现有行业的发展。
近日,李家超表示,特区政府会持续优化各项相互连通措施,促进大湾区金融市场融合,服务国家金融强国发展的策略,实现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券商中国)
记者从商务部了解到,10月9日,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李詠箑与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香港共同签署《关于修订〈《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服务贸易协议〉的协议二》(简称《协议二》)。《协议二》自签署之日起生效,并将于2025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
此次修订结合了香港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业界的诉求,在金融、电信、建筑、旅游等领域,逐步降低或取消对香港服务提供者的准入门槛,便利其在内地就业执业;部分开放措施将在大湾区率先实施,进一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机制对接、规则衔接。(央视新闻)
香港金融科技周2024将于10月28至11月1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于8日举行。今届主题为“点亮金融科技新航道”,活动重点将聚焦各类前沿科技,包括人工智能等。
香港金融科技周2024由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和投资推广署主办,并由金管局、证监会和保监局合办。本年度香港金融科技周预计将吸引来自超过100个经济体,逾30000名与会者。今年活动将有多家来自内地的科技巨头参与,向全球市场展示其最新研发的技术,以及多名来自东盟和中东国家的演讲嘉宾及代表,进一步巩固香港经贸网络及环境。
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表示,香港凭藉优越的战略位置和稳健的金融设施成为金融科技领域的“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具备引领金融科技迈向充满机遇新航道的条件。此次活动将为金融科学技术产品和服务实现互联、高效和可持续的全球经济稳步的增长打下基础。
投资推广署署长刘凯旋表示,香港已在去年进入了《2023全球前沿技术准备度指数》前十名,表明香港在接受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成熟度。此次活动是香港展示其在金融服务、创新及科技等方面优势的重要平台,同时能为企业来港发展提供推动力,并为香港的金融科技ECO建立桥梁。(大公文汇)
香港人才服务办公室(人才办)发言人10日表示,自去年10月底成立以来,人才办一直积极对外推广香港作为国际人才枢纽和国家人才门户的双重角色,招揽全球人才。人才办总监刘镇汉9月起先后访问英国、马来西亚及新加坡,向当地著名大学学生及校友,以及专业人才推广香港的无限机遇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各项招揽人才措施。
刘镇汉表示,香港在“一国两制”下拥有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为不相同的领域的人才提供无限机遇。人才办会继续对外大力推广及招揽人才,并为抵港人才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支援服务,协助他们在香港长线发展。展望将来,人才办会继续前往包括北美及欧洲等重点市场推广,招揽不同专业的国际人才,前来香港发展。(星岛新闻)
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选举13日举行,岑浩辉以394张有效票高票当选成为第六任行政长官候任人。
岑浩辉表示,他将团结带领社会各界及广大市民,更好地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充分调动各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及创造性,听民意、汇民智、聚民力,推动社会经济、文化、民生事业全面发展。他将为民、为澳、为国恪尽职守,竭诚奉献,以法治为核心继续守护社会公平正义,守护民心,不断的提高治理能力及管治水平,让市民在一直在优化的公共服务体验中拥有更多的幸福感,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用心为民众办实事,不负广大市民期望。(新华社)
国务院正式批复《深圳市国土空间总体设计(2021-2035年)》 深圳都市核心区再扩容
10月10日,深圳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深圳市国土空间总体设计(2021—2035年)》有关情况。
近日,《深圳市国土空间总体设计(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已获国务院正式批复。《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后深圳首部总体规划,首次实现陆海全域覆盖,涵盖了山水林田湖草海全要素,是深圳市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
《规划》明确了深圳的城市性质和核心功能定位,深圳是经济特区、国家创新型城市、现代海洋城市、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核心功能定位是发挥全国性经济中心、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对外开放门户、国际科学技术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地等功能,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成为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
《规划》的主要内容涵盖九个方面。其中,在加强区域协同、发挥湾区核心引擎功能方面,强调携手共建粤港澳世界级一流湾区、加快建设深圳都市圈、高标准建设深汕特别合作区;在优化城市空间格局方面,提出构建“一核多心网络化”城市空间格局,推动都市核心区扩容提质,布局差异化发展的12个城市功能中心和12个城市功能节点,推动全域平衡发展、空间网络联系、资源要素高效流动。
《规划》提出深圳各阶段的目标愿景为:到2025年,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到2035年,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和全民共享的和美宜居幸福家园,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050年,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先进城市之林,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
《规划》从加强深港澳紧密合作、推动珠三角城市融合发展、加快建设深圳都市圈、高标准建设深汕特别合作区四个方面强化深圳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的辐射带动作用,并从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国际科学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连接全球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打造国际一流的高品质城市空间四个方面助力深圳国际化水平和全球影响力的提升。(南方日报)
司法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在门户网站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草案共9章77条,坚持把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发展民营经济的方针政策和实践中的有效做法转化为法律制度,把对民营经济平等对待、平等保护的要求落下来,既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又注重加强规范引导,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草案坚持问题导向,立足真实的情况,既对处理问题涉及的关键性制度和要求作出刚性规定,又为实践探索留有空间。草案主要规定了以下内容:一是明确总体要求。强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方向原则,确保民营经济发展的正确政治方向,明确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是国家长时间坚持的重大方针政策,国家依法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二是保障公平竞争。强调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外领域包括民营经济组织在内的各类经济组织依法平等进入,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规范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等行为,促进民营经济组织公平参与市场之间的竞争、平等使用生产要素。三是改善投融资环境。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工程,建立完整融资风险市场化分担机制,优化民营经济投融资环境,降度易成本。四是支持科学技术创新。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积极发挥作用,鼓励民营经济组织参与国家科技攻关,支持有能力的民营经济组织牵头承担重大技术攻关任务,保障民营经济组织依法参与标准制定和公共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强对其知识产权的保护。五是注重规范引导。对发挥民营经济组织中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民营经济组织完善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完善从源头防范和治理腐败体制机制,履行社会责任等作出规定。六是优化服务保障。建立畅通有效政企沟通机制,落实制定与经营主体生产经营活动紧密关联的法律和法规和政策措施听取意见制度,强化行政执法监督,防止多头执法,健全失信惩戒和信用修复制度。七是加强权益保护。规范涉及限制人身自由和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并要求依照法定权限、条件和程序进行。禁止利用行政、刑事手段违法干预经济纠纷。规范异地执法行为。围绕加强账款支付保障工作,强化预算管理,有明确的目的性细化支付账款规定,设置账款拖欠协商调解处置程序等。八是强化法律责任。针对不同违法主体和情形规定了相应法律责任,强化刚性约束。(新华社)
10月12日,国新办就“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经济高水平发展”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
会上,财政部部长蓝佛安介绍,按照9月26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财政部在加快落实已确定政策的基础上,围绕稳增长、扩内需、化风险,将在近期陆续推出一揽子有明确的目的性增量政策举措。最重要的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力支持地方化解政府债务风险,较大规模增加债务额度,支持地方化解隐性债务,地方能腾出更多精力和财力空间来促发展、保民生。
二是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提升这些银行抵御风险和信贷投放能力,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三是叠加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专项资金、税收政策等工具,支持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四是加大对重点群体的支持保障力度,国庆节前已向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下一步还将针对学生群体加大奖优助困力度,提升整体消费能力。
蓝佛安补充到,逆周期调节绝不仅仅是以上的四点,这四点是目前已确定进入决策程序的政策,财政部还有别的政策工具也正在研究中。比如中央财政还有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央视网)
10月12日,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六大国有商业银行发布了重要的公告,将于10月25日批量调整存量房贷利率。
根据公告,此次调整针对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将对存量房贷(包括首套、二套及以上)利率实施批量调整。
其中,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区利率高于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减30个基点的首套房贷和别的地方利率高于LPR减30个基点的全部存量房贷统一调整至LPR减30个基点。
在目前存在新发放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加点下限的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区,二套及以上房贷利率高于相应政策下限的统一调整至当地相应政策下限。
同时,可纳入批量调整的贷款须为浮动利率定价方式,对于固定利率和基准利率的贷款,须先转为浮动利率再进行调整。
此外,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区的二套及以上且当前符合首套房标准的存量房贷客户,可向银行申请将贷款调整为首套房贷款。
根据公告,对于可纳入本次批量调整的浮动利率贷款,无需借款人申请,银行将于10月25日统一进行批量调整。
10月25日后,客户可继续申请将贷款转为浮动利率贷款,或是转为首套房贷,银行审批通过后可调整利率。(新华社)
国家统计局13日发布数据,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4%,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环比持平。
“CPI同比涨幅略有回落,主要是受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走高影响。”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说。
据测算,在9月份0.4%的CPI同比变动中,翘尾影响约为-0.5个百分点,上月为-0.3个百分点;今年价格变革的新影响约为0.9个百分点,与上月相同。
9月份,受国际大宗商品的价值波动及国内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等因素影响,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2.8%,降幅比上月扩大1.0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6%,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新华社)
中国人民银行10月10日公告,决定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下称‘互换便利’)”,支持合乎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以债券、股票ETF、沪深300成分股等资产为抵押,从人民银行换入国债、央行票据等高等级流动性资产。首期操作规模5000亿元,视情可逐步扩大操作规模。即日起,接受合乎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申报。
央行行长潘功胜9月底在国新办发布会上首次透露将创设此工具。他表示,国债、央行票据与市场机构手上持有的其他资产相比,在信用等级和流动性上有很大差别。很多机构手上有资产,但是在现在的情况下流动性比较差,通过与央行置换可获得比较高质量、高流动性的资产,将会大幅度的提高相关机构的资金获取能力和股票增持能力。通过这项工具所获得的资金只能用于投资股票市场。
据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即日起合乎条件的相关机构均可向行业监管部门申报。央行发布的2024年度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名单中,包括中金公司、中信证券两家非银机构,以及主要为中低信用等级公司可以提供专业信用增进服务的中债信用增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接近央行的人说,央行将通过特定的一级交易商开展操作,通过观察一级交易商名单,可能是中债信用增进公司。
接近央行人士介绍,互换便利期限不超过1年,到期后可申请展期;抵押品范围未来可视情况扩大。这些操作上的灵活性均表明,这一政策工具未来将有很大的发挥空间。(证券时报)
10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的统计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末,我国外汇存底规模为33164亿美元,较8月末上升282亿美元,升幅为0.86%,为连续第三个月环比上升。
谈及我国外汇存底规模变动原因,国家外汇管理局方面表示,2024年9月,受主要经济体央行货币政策及预期、宏观经济数据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下跌,全球金融实物资产价格总体上涨。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存底规模上升。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指出,9月份我国外汇存底规模继续增加较多,主要反映了在美联储超常规降息50个基点的背景下,全球股债汇“三升”,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的正估值效应。货币方面,美元汇率指数(DXY)月度“三连跌”,当月进一步下跌0.9%至100.8,刷新年内新低,非美元货币对美元总体升值。资产方面,10年期美债收益率月度“五连跌”,创年内新低。
展望下一阶段外汇存底走势,专家这样认为,多重因素将对我国外汇存底规模保持基本稳定提供支撑。(经济参考报)
记者10日从商务部获悉,中国与东盟十国领导人当天宣布实质性结束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发表《中国—东盟关于实质性结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升级谈判的联合声明》。
商务部国际司负责的人介绍,3.0版升级涵盖9个领域,既包含中国—东盟自贸协定现有领域,也包括双方具有巨大合作潜力的新兴领域,具体为:数字化的经济、绿色经济、供应链相互连通、标准技术法规与合格评定程序、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海关程序和贸易便利化、竞争和消费的人保护、中小微企业、经济技术合作。上述成果的达成,具备极其重大开创性意义。
双方一致认为,3.0版升级谈判实质性结束表明双方坚定不移地维护基于规则的贸易环境,致力于在复杂的全球环境中深化经济一体化与务实合作,加快疫情后经济复苏。上述升级成果将全面拓展中国与东盟在新兴领域互利合作,加强双方标准和规制领域互融互通,促进贸易便利化及包容发展。双方确认将加快完成法律审核、国内程序等工作,推动2025年签署升级议定书。
中国—东盟自贸区始建于2002年,双方先后达成并实施了货物贸易协议、服务贸易协议和投资协议,于2010年建成自贸区。2015年,双方达成升级协议,形成自贸区2.0版,协议于2019年全方面实施。2022年11月,双方真正开始启动3.0版升级谈判。(新华社)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12日表示,中方通过对话磋商寻求解决方案的态度和诚意没改变,已正式邀请欧方尽快派技术团队来华,继续下一阶段面对面的磋商,并为此做好了一切准备。希望欧方能够与中方相向而行,尽早安排来华并以建设性态度快速推进磋商,争取早日达成妥善解决方案。
有记者问,据有关消息,中欧双方就欧盟电动汽车反补贴案开展了20余天的磋商,中方团队已返回国内。请问磋商有何进展?另据有关报道称,欧委会正在就欧盟电动汽车反补贴案单独与部分公司进行价格承诺谈判。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作出上述回应。
这位发言人说,9月19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兼贸易委员东布罗夫斯基斯举行会谈,双方都同意继续推动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案价格承诺协议谈判。自9月20日开始的20余天中,中欧技术团队在布鲁塞尔共进行了8轮密集磋商。经过艰苦努力,双方在一些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中方充分听取中欧业界诉求和意见,在磋商过程中就欧方具体关注多次提出务实的建设性解决方案,展现了最大诚意和灵活性。但遗憾的是,欧方始终未积极回应涉及中欧业界核心关切的问题,双方还存在重大分歧,到目前为止,磋商仍未达成双方均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谈及第二个问题,这位发言人表示,中方一直本着最大的诚意和善意与欧方进行对话磋商。中方认为,包括在华欧资企业在内的不一样中国企业已授权中国机电商会,提出了代表行业整体立场的价格承诺方案,这是当前中欧磋商的基础。如欧方在与中方磋商的同时,又与部分企业单独进行价格承诺谈判,将动摇谈判的基础和互信,会给双方磋商带来干扰,不利于推进磋商整体进程。中方希望欧方充分体现诚意,认认真真地对待业界的核心关切,在当前磋商的基础上尽早达成各方均能接受的解决方案。(新华社)
10月8日,商务部发布年度第42号公告,决定自10月11日起采用保证金形式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白兰地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各公司保证金比率为30.6%-39.0%。
欧盟将就中国对从欧盟进口的白兰地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的决定,向世界贸易组织(WTO)提起强烈申诉。欧盟执委会发言人说,我们大家都认为这些措施毫无根据,我们决心捍卫欧盟工业,反对滥用贸易保护手段。
欧盟经济执委真蒂洛尼说,欧盟针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采取的行动是公平和适度的,中国政府没有必要采取报复行动。(新华社、路透社)
据美联储10月9日公布的9月议息会议纪要,虽然在最终决定降息幅度的投票中,只有1人支持降息25个基点,另外11人都投票支持降息50个基点,但在投票前的政策辩论期间,美联储官员们对降息幅度存在更大的分歧。
在9月17—18日的美联储议息会议上,美联储时隔4年首次降息,而且少见地大幅度下调利率50个基点。
这份会议纪要显示,当前之所以选择降息50个基点,是基于过去两年遏制通胀取得的成果,且鉴于通胀风险和劳动力市场的风险“两者间趋于平衡”。(财新网)
纯电动汽车(EV)厂商美国特斯拉10月10日在美国西部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发布了搭载人工智能(AI)的无人驾驶出租车的试制车“Cybercab”。设想实现完全无人驾驶,力争2026年启动生产。
特斯拉同一天公开了50辆Cybercab。有两扇车门,设想实现自动行驶,没有用于驾驶员操控的方向盘和踏板。
识别和控制仅依赖摄像头和人工智能(AI)。与通过传感器控制的现有无人驾驶汽车相比,力争实现更低廉的价格。目前设定的价格不到3万美元。
在Cybercab投产之前,特斯拉计划2025年首先在美国南部得克萨斯州和加利福尼亚州,在现有纯电动汽车“Model 3”和“Model Y”上,使设想无司机介入的无人驾驶系统投入实用化。
预计将搭载的系统是特斯拉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完全无人驾驶(FSD)”的升级版,力争实现在特定条件下无需司机的“L4”级无人驾驶。
预计特斯拉将升级已在美国等地实用化的FSD的功能,增加无需人工干预的自动驾驶的里程。目前的FSD停留在需司机介入的“L3”级自动驾驶的水平,而升级版则接近无需司机介入的“L4”水平。(日经中文网)
北京时间10月13日晚8:25,SpaceX星舰组合体(B12+S30)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星港(Starbase)发射场点火升空。这是星舰的第五次飞行测试。
星舰组合体起飞姿态正常,33台猛禽发动机全部点燃。在起飞60秒后抵达最大动压点(Max-Q,此时火箭承受的结构压力最大)。起飞后2分40秒,星舰飞船和超重型推进器热分离成功,星舰和超重型推进器状态正常。起飞后约3分40秒,发射塔决定执行超重型推进B12的回收程序。
超重型推进器B12不断向地面下降,在返回发射塔时产生了巨大的音爆声。超重型推进器B12在下降过程中逐渐减速,逐步关掉发动机,最后只留下中心的3台发动机。最终在发射后6分59秒,超重型推进器B12几乎在SpaceX发射塔“机械哥斯拉”(Mechazilla)的两根“大筷子”中间减速到0,“机械哥斯拉”牢牢夹住了71米高的超重型推进器B12。SpaceX完成了第五次试飞最主要的目标。
同时,上面级星舰飞船S30继续飞行,在达到目标速度和高度(26000km/h,211km左右)后进入约50分钟的滑行状态。不过,在前几次试飞中,星舰飞船在飞越过半个地球的过程中,总会有视频直播信号丢失的情况,而这次星舰飞船可以全程视频直播滑行过程。这也是此次星舰飞船的升级之一。
当然,另一个重点升级是星舰飞船襟翼的隔热能力。在星舰的第四次试飞中,虽然星舰最终成功溅落在印度洋上,但在再入大气层的过程中,星舰飞船的襟翼从底部被烧穿了。在第五次试飞中,星舰飞船S30升级了隔热罩,并对襟翼部分做了额外的热防护,还修改了直播摄像头的安装位置。
结果就是,S30再入大气层的过程十分平稳。襟翼底部似乎被烧穿了一些,不过并不影响功能。总之,S30成功在印度洋上模拟着陆了。(环球科学)
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8日宣布,将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约翰·霍普菲尔德(John J. Hopfield) 和加拿大科学家杰弗里·辛顿 (Geoffrey E. Hinton),以表彰他们利用人工神经网络(ANN)实现机器学习的奠基性发现和发明。
很显然,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表彰的成果并非传统物理学的任何一个分支领域。奖项公布后,众多学者开玩笑说“诺贝尔物理学奖在抢图灵奖饭碗”。获奖人辛顿教授在得知这一结果后,在接受电话采访时直言:“I have no idea that will happen(我没想到)”,我现在住在加利福尼亚的一家廉价旅馆里,这里的网络和电话都不好。我今天本来要做核磁共振扫描,但我不得不取消了!”
物理学诺奖颁给AI教父?机器学习算物理学?对于人们的疑惑,颁发此奖的瑞典皇家科学院在发布的新闻稿中表示,今年的两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利用物理学工具开发出的方法,为当今强大的机器学习奠定了基础。其中,约翰·霍普菲尔德 (John Hopfield) 发明了一种联想记忆,可以存储和重建图像和别的类型的数据模式。杰弗里·辛顿 (Geoffrey Hinton) 发明了一种可以自主查找数据属性的方法,从而执行诸如识别图片中特定元素等任务。(北京科技报)
本账号所发布的资料仅为一般性参考,不构成任何法律、税务、投资或其他专业意见。我们不会就文章内资料、或因使用此等资料之正确性、准确性、可靠性或别的方面所导致的后果作出一切保证或其他声明。读者应自行承担使用资料的风险,并在必要时寻求专业意见。我们保留随时删除、暂停或修改资料的权利,无需提前通知。若资料涉及产品信息,仅为一般性参考,不适用于全部的产品条款,不应作为做出重要决策的唯一依据。